我是大一男学生,每个月向父母要3000元生活费过分吗?
平均每天要花100元?你在哪里上大学?如果在香港澳门,还算少,如果在国内其他城市,有点多了。如果你不满18周岁,可以抓紧时间问父母要钱,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去做家教或者找份***,挣点零钱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
你看1000块钱的生活费怎么样
老师们都看看这是那里;看看有各少位老师们能回答的上来。本校校长被北京大学2021年给挖人才给挖走了。教授前些年被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组织重点试验室给挖人才又给挖跑了。大家都猜猜是中国(郑州市)的那所大学[大笑][大笑][大笑]
老师们;都看看,这所大学校区
老师们;在看看
怎么样
好不好
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你的父母收入很高,3000元钱的生活费可能是个小事。但是当今社会,有太多太多了工作岗位,月工资都到不了3000。
这么一比较,你就该知道每个月花3000元生活费是高还是低了,过不过分也就十分明了了。
在大学里,你可以用第一个学期熟悉一下大学环境。
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会有很多业余时间,你应该把这个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找一个工作单位去打短工,如去饭店当一名服务员,去商店当一个销售人员等。在打工的同时,既得到一部分打工收入,又锻炼了自己有效融入社会的能力。
如果有足够的魄力,你也可以自己做个小生意,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你自己认为这3000块钱不多的话,你可以找一个工作试试,亲身感受一下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你还没有参加工作,就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
但是你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节约一点,能节省一下的,就尽量节省下储存起来,留作日后便于应对大项开支。
如果大一第一学期没有去打工挣钱,那么大一下学期就应该行动了,出去打一份工,基本就能满足自己大学生活的日常需要了。
并且有可能挣得多有结余,自己就学着去做储蓄理财,有效打理好这一部分结余。有好多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账户余额,都有一次数目可观的存款了。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说明他们已经有效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刚从社会中学会了生存了!
再回过头来说这个学生3000元的生活费,这个标准是你自己定的还是父母给你定的?如果是你自己定的,这个标准可能是有点高了,建议你适当下调一下,比如1000,或者1500。
如果家里给的是3000元,你可以把富余的那部分存起来作储蓄理财。不管你的父母给你的是3000多还是3000多,我个人都不希望你花钱太大手大了。因为以后的路很长,一路上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太多,希望你自己提前做好储蓄,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来应对那些期或不期而至的事情。
再过三年,你就大学毕业了。不论你将来干什么工作,请你做好一个思想的和心里的准备: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起,请你保证每月拿出3000块钱来孝敬你的父母,那将是你自己,也是你们家最大的荣耀!
大学生没本事,如何在家一个月赚到100元?
我们农村一天去帮人家干活一天可以有140了[大笑],
那为什么作为大学生的你有时间有能力,为什么想挣钱挣不到呢?
第一:你懒,指望着父母给你,想着整天玩手机玩电脑玩游戏,想等着别人给你钱。
第二:思想不会变通,怕这怕那,看着别人拍***可以挣钱,你懒不去做也怕做不成功被别人笑。
我觉得你要想每个月挣点儿钱还是可以的,12年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我做了淘宝客服,那时候每个小时是6块钱,一到周五还要抢班,抢下一周的班,每次周末都是在宿舍***做淘宝客服连续好几个小时,每天连续五六个小时,那时候在学校,饭菜不贵,15块钱可以吃得很饱很好了,我每次发工资都有个三四百块钱,也是很开心,毕竟大学生有点儿收入是很不错的。
努力总会有收获,多接触学校里面的人,让他们带带你***,每个月整点儿生活费,一体验了生活二减轻了家庭负担。祝你学业有成!
几个意思?[what][what][what]
一个月挣100?开国际玩笑那?
就是当乞丐一个月的收入也比这个多呀?
为嘛自己不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呢?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呢?
大学生?唉。你在坑害大学的名誉!
希望!有自己的目标规划,就是找自己的出发点!是学着做点小生意还是准备去工厂打工?这都是人生的历练!没有斗志那等于零!
只有放下自己大学生的姿态干啥都好!脸面是你的装饰品,不是你的招牌菜!没有谁欠谁的,只有你自己的真实行动,才能有开花的结果[祈祷][祈祷][祈祷]
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真的就业压力大!但是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别人帮你都帮不上[祈祷][祈祷][祈祷]
大学生没本事,一个月只想赚100块钱不难,找个编织袋,每天早起捡矿泉水瓶,一天买5元没问题,还可以抽出更多时间上网玩,去掉节***日正常休息,每个月保证有100元存收入。一个月你只收入100元,生活费怎么解决,还要父母供给吗?可怜你父母省吃俭用供你读了大学,最后目标竟然一个月赚到100元,可悲至极年轻人啊。[流泪][流泪][流泪]
孩子们手机上网课,家长们头疼吗?为什么?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问题。只要有孩子在读书的家庭,在这个疫情期间,大部分的家庭都感到很无赖。因为开校的推迟,学校也没别的好办法,只能想到在网上教学,刚开始家长们都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与付出,毕竟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可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接下来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让家长们无不感到绝望。早上叫不起床,不吃早饭,坐在电脑前不专心听讲,玩手机,打游戏,同学聊天,无不让人头疼。而家长们道理也讲了,嘴也说干了,可结果还是没有用。说多了,有些还要凶家长们,现在是说也不能说,动也不能动,只想疫情快点结束,还是回学校去吧。现在真能体会到老师们的不易了,我想真心地对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寒***延长再延长,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教育部整合许多***,倡议“停课不停学”,于是网上教学开始,从那一刻,学生就开始了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从此家长的艰苦伴学历程开始,经过一阶段的亲身经历,家长们叫苦连连,甚至可以说对孩子用手机网上学习非常头痛。原因如下:
首先,孩子毕竟是孩子,哪个孩子不贪玩,尤其是正值***期,虽然按常规已经到开学时间,但毕竟在家里,没有正式开学,而且不少省份已经透漏开学后利用***期和周末将补习,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学习是日积月累,不是速成的,但既然这样,现在延长的***期是建立在牺牲以后***期的前提上,所以现在让学生学习就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是不太合理的,所以大部分都是心甘情愿的,在这种情况下,网上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当然迫于家长和教师的“为孩子前途着想”,很多学生还是被动接受了网上学习。在这样背景下的网上学习,效果能怎么样?老师不在跟前,只能善意劝说,积极鼓励,但作为家长,在孩子的眼前不能不过问,只有陪着孩子共同学习,这样就失去了很多自由,家长不可能就这样一直陪着孩子吧,他们也有他们的事情,但是又不能不问,一但离开监管,你想想那帮熊孩子干什么不用说也能想得到!真是无计可施,头痛至极!巴不得现在就开学,脱离苦海,这哪是在让孩子学习,分明是在考验家长的耐心!
其次,用手机网上学习,对孩子伤害太大!一天下来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它都在网上,眼睛受不了,长期这样,得不偿失。因为每个老师在网上讲课所有课程讲完,还得在网上布置作业,有的在网上做,做完还得打卡,完成这些过程,折腾得够呛,不仅伤了眼睛,更会影响到情绪,最终对健康不利,但是没办法,必须每天按部就班要求孩子网上学习,又担心孩子健康问题,所以感到头疼,只盼疫情早点结束,恢复正常生活。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不得不开设了网络授课,由于这种授课方式还不是那么的广泛推广,所以对老师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尽管疫情严重,但对孩子们只能停课不停学,学校也只能***取这种方式了,老师们也一个个当起了主播,不但与适应与摸索,争取以最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当然也需要孩子们的积极配合与响应!作为我们家长,我觉得不应该感到头疼!
想想奔赴在抗战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不分昼夜的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抢救一条条生命而做的牺牲,那些小区街道上为阻止疫情而自愿报名的工作者们,不畏严寒,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为人们带来了平安健康!还有那些网上教学的老师们,可能晚上十二点还在批阅着当天的作业,想着每个同学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也还可能当人们还在凌晨六点钟熟睡的时候,这些老师们已经开始了当天的备课,为第二天能在网上授课时给孩子们带来最好的效义,已经默默开始出谋划策了!
所以相比这些工作者们,我们作为家长的,真的不应该感到头疼,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应该受到老师的教育,在家里家长就是老师,应该受到家长的教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监督孩子,时刻保持自律,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把网上教学做到极致,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后祝所有的学生,在疫情期间以最积极的态度,取得最优异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