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与服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代理既然是由代理人代本人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的,则与受托人为委托人处理事务同属为他人服务,二者在此点上相类似。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不能包括事实行为;而受托人受托处理或管理的行为可以包括事实行为。 (2)代理属于对外(即本人与代理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关系,不对外也就无所谓代理;而委托则属于对内关系,即其存在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 (3)代理关系的成立,被代理人授予代理人代理权属于单方法律行为;而委托合同为双方法律行为,委托合同的成立应有受托人承诺,若受托人不为承诺,则合同不能成立。 委托合同与代理合同虽为不同的制度,但二者也有联系。如果委托人所委托的事务须对外为法律行为时,则一般都有代理权的授予。于此情况下,委托合同也就成为代理中的基础关系,代理不过是受托人处理受托事务的一种手段。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代理都以委托合同为基础关系,都伴随委托合同而生。有委托合同而无代理,或者虽有代理而无委托合同的情形,也并不鲜见。
委托授权和委托合同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谢邀。
首先,委托合同是诺成、不要式合同,只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委托合同即告成立,不需要以交付物或者当事人履行义务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同时我国《合同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委托合同的方式并未明确要求,那么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即表明委托合同为不要式合同。所以,题主和律师签的全权委托合同只要双方同意即表示合同成立并生效了。当然律师也可以在委托合同上签字,但不签字口头同意同样可以表示合同成立并生效。
其次,委托合同的订立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如果合同双方没有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即使建立了委托关系,也难以巩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的规定,在委托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后,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不信任,可随时终止委托合同。这就是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所以题主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该律师也可以解除委托合同。当然双方也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委托合同,即适用《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京益法律顾问,您的事业合伙人。
委托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测试、检验等工作。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事务,受托人依委托人的要求处理事务的合同。二者都包含了劳力付出的内容,而且都包含了遵照他人要求实施一定事务的内容,从这些特点士看,承揽合同与委托合同具有相似性。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1、承揽合同中,仅存在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一般不会涉及到第三人,即使承揽人将承揽合同的***工作交由其他人完成,这些***承揽人也同样是承揽人,而且***承揽人不必以承揽人名义而为承揽。而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一般要以委托人名义行事,即使不以委托人名义行事的,受托人对外签订合同的义务,最终也还要由委托人负担,受托人在实际上与合同的相对方并无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依委托人要求行事,实际上是委托人、受托人和第三人三方之间的关系,受托人往往处于一种“中间人”的地位。而承揽合同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2、承揽合同中承揽人要自己承担风险和责任,独立完成工作,定作人一般不会对此承担风险和责任。而委任合同则不同,因为受托人所处理的事务并非自己的事务,而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所以,委托人要承担处理事务中发生的风险和责任。受托人虽直接处理事务,但并不对此承担风险和责任。这也是自己事务自己承担责任的当然要求。
3、承揽合同为有偿合同,这是承揽合同的必然特点,不具有有偿性的不是承揽合同;而委托合同虽然在过去的立法,如罗马法等立法中为无偿合同,但是近世以来,各国立法对此并不作此要求,而是大多规定委托合同可以为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当事人自己可以自由约定。
4、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的工作一般必须有工作成果,至少说在合同中有约定的工作成果,否则就不能成立承揽合同。而在委托合同中,委托人一般只是要求受托人处理一定事务,这种事务虽然处理会有结果,但这里的结果并不等于承揽合同中的工作成果,它只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后果,不一定包含着利益因素;而承揽合同的工作成果则是包含着对定作人有利的因素,如财产利益等等。而委托合同的结果则仅是一种客观的后果,如委托人委托受托人购买某物,受托人前去购买时该物已售完的,不能说受托人未履行委托合同的义务,也不能说委托人因此得到了财产利益,但这仍然是委托合同履行的结果。
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呢?
委托合同是一种合同形式,明确规定一方(委托人)委托另一方(受托人)代为处理特定事项或提供特定服务的协议。
委托合同的核心理念是委托人将自己的权利或利益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履行相关义务。
委托合同的内容可以包括具体的任务、时间期限、报酬等,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协商约定具体的权利与义务。
同时,委托合同也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双方权益的保障。
总的来说,委托合同是一种通过委托关系实现合作的法律约束机制,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委托他人签订合同要注意什么?
1、受托人应依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处理委托事务。
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人委托的事务过程中,只有按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从事委托活动,委托人才会承认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而产生的行为后果。律师提醒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非经委托人指示的,受托人不得擅自改变委托事务,更不得将其办理委托事务所产生的结果据为己有。
2、委托合同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
委托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以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一般来说,当事人一方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例如行使或履行某一权利义务,实施某一法律行为,但又基于某种原因而不能亲自处理时),才通过订立委托合同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结果直接由委托人来承担,所以委托人在选择受托人时,总要挑选他所信任的人或者具有一定业务能力、专门知识和良好信誉的人来担任。因此,委托合同强调当事人的严格的人身属性。法律要求受托人必须亲自处理委托事务,非经委托人事先授权或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需要,受托人不得将委托事务擅自转委托他人办理。
3、委托合同的客体是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的行为。
委托合同系以受托人办理受托事务的行为为客体是因为委托人和受托人订立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受托人办理一定委托事务来实现委托人追求的结果。受托事物的范围,既包括法律事务,例如买卖、借贷、诉讼、登记等,也包括非法律事务,例如委托去医院探视病人、在生日晚会上代读生日贺词、受托抄写文稿、顺路代为捎带物品等。但是,所托事务不得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外,某些具有特定人身属性的事务(如结婚登记、订立遗嘱、收养子女等)不得进行委托。